中商情報網訊:小龍蝦在中國南方早就較為流行,并完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我國小龍蝦的主要經濟發展模式為潛江模式和盱眙模式。潛江模式為大規?!暗疚r連作”,一方面加工成包括油燜大蝦在內的“紅透天”系列小龍蝦產品,另一方面大規模出口。而盱眙模式則是忙著造龍蝦牌服裝、拍龍蝦題材電影。盱眙正與潛江爭奪世界小龍蝦第一城。另一方面,盱眙龍蝦節已成為集旅游、文化、民俗、招商于一體的“中國龍蝦節”,帶動了廚師培訓、調料加工、小龍蝦烹制、餐飲服務、旅游觀光等產業鏈的發展。
潛江小龍蝦經營模式主要是“蝦稻連作”
“蝦稻連作”模式帶動了湖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自2004年起,湖北省小龍蝦產量超過江蘇,成為我國最大的小龍蝦出口基地。在湖北省省農副產品出口中,小龍蝦位居第二,僅次于蘑菇。2006年湖北省小龍蝦產量為3.5萬噸,2008年增長到18.6萬噸,產量因這一模式的推廣而增加了5倍多。
2008年底,湖北省小龍蝦加工企業達30家,其中取得歐美出口衛生注冊的有15家。近五年出口創匯份額占全省水產品出口的70%。
目前,湖北省小龍蝦產量穩居全國首位。據估算,我國當前小龍蝦經濟總規模超過50億元。作為魚米之鄉,湖北是水產大省,而現在,小龍蝦肩負著湖北晉身水產強省的重托。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盱眙“十三香龍蝦”
盱眙縣,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上世紀90年代初,盱眙龍蝦只是簡單地水煮。1995年,盱眙人以當地多種中草藥烹制出色、香、性、味俱佳的“十三香龍蝦”。盱眙十三香龍蝦是風味獨特的創新產品,通過“盱眙龍蝦節”的宣傳,迅速在南京、上海和蘇、錫、常等地受到追捧。盱眙人把具有獨特風味的休閑食品“盱眙龍蝦”打造成了名氣響亮的旅游文化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盱眙縣推出的小龍蝦衍生品除了服裝外,還有玩具、工藝品、生活用具等。今年該縣舉辦的龍蝦節在北京的推介活動的內容組成之一就是研討與小龍蝦有關的數字電影拍攝的可行性。影視作品將有望成為盱眙小龍蝦衍生品的組成部分和發展載體。
盱眙龍蝦節已成為集旅游、文化、民俗、招商于一體的“中國龍蝦節”,帶動了廚師培訓、盱眙十三香龍蝦調料加工、小龍蝦烹制、餐飲服務、旅游觀光等產業鏈的發展。目前,號稱“中國龍蝦之鄉”的盱眙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實現小龍蝦產值50億元的目標。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誰是小龍蝦第一城路仍非常長
在國內,小龍蝦主要用于餐飲和加工,且呈快速增長態勢。小龍蝦餐飲受到國內消費者,特別是青年一代消費者的青睞,隨著消費群體擴大、時間延長、品種增加,餐飲消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小龍蝦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小龍蝦生產量89.91萬噸、消費量87.93萬噸,較2014年分別增長30.36%、32.47%。而全國十大小龍蝦生產地分別是監利縣、洪湖縣、潛江縣、沙洋縣、華容縣、石首縣、公安縣、盱眙縣和興化市,而潛江和盱眙僅僅排名第三和第九,全十中,湖北占8席,江蘇占兩席。那么是不是產量越多,才是第一城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潛江與盱眙要成為小龍蝦第一城,仍是保持創新發展,以小經濟帶動大經濟。
2016年全國小龍蝦產量排名TOP3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的來說,小龍蝦產業效益好、產業鏈長、帶動力強,能夠為地方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熱點,并能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符合漁業發展“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目標要求,國家也多項政策支持小龍蝦的養殖發展